推荐专栏

中国的复苏形态

本文阅读 8 分钟

报业辛迪加 2021 年 01 月 25 日

发自北京—在2020年春季遭受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冲击后,中国经济就一直在复苏之路上迈进。投资,制造业活动和消费的负增长已逆转为正数,包括出口在内的一些指标甚至超出了预期,在今年第三季度实现了超过10%的增长。

一个经济体从经济冲击中复苏的方式决定了其复苏的稳健性。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出台的4万亿元人民币(折合605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助长了一波信贷热潮,导致影子银行业大幅扩张并将债务推高了相当危险的水平。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整体应对方式挽救了本国经济并维持了惊人的增长率。但随着投资大量涌入基础设施项目,房地产以及大型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它所造成的经济扭曲甚至比危机前更为严重,导致随后十年的总体生产率增长一直遭到压抑。

这一回中国的复苏依然是基于一项大型刺激计划,并结合病毒控制措施以恢复工作和其他经济活动,但目前为止大部分支出都来自公共部门而非私人企业。此外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在新冠疫情之后的反弹主要是由对基础设施和住房投资带动的,然而消费增长却不见起色,与危机前的趋势相去甚远。

尽管人们可以安全地回归生活常态,但服务业仍远未实现真正的复苏。出于谨慎考虑,人们减少了外出消费且更多地把钱存了起来。这种趋势不仅不利于中国,对世界其他地方也不利,因为这可能预示着其他经济体也会出现类似的状况。

另外还有至少三个需要关注的因素。首先,尽管中国今年的出口数据超出预期,但在来年可能会令人失望。中国在今年成为了全球“最后的供应商”,在世界其他地方工厂关门的情况下保持了生产。同时由于中国当前的一部分增长是通过向世界其他地区出口疫情必需产品(如口罩)所带动的,其正数贸易统计数字反映的并不是全球需求的复苏,而是生产向中国的转移。一旦全球各地重启工厂且供应链再度开始运行,这一进程就将遭到逆转。

第二个关注点是在经历了多年从出口和投资转向消费的经济转向之后,复苏引发了更大范围的结构性劣化。虽然近年来中国在经济结构转向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在复苏过程中供应压过了增长,因此目前的侧重点又转回了投资和贸易方面。

因此中国的宏观经济复苏掩盖了微观层面的诸多挑战。2020年第三季度收入增长尚未恢复,家庭可支配收入正在萎缩。农民工用工需求所受到的打击尤为严重,没有任何复苏的迹象。自疫情爆发后就有所下降的劳动力参与率也不见起色。

第三个关注因素是逐渐凸显的各类金融风险,而这一次则是源自于实体经济的。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将随时间的推移逐步恶化。2020年上半年企业借贷与储蓄之间的差距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超过10万亿人民币。这一差距即使在正常情况下也得花费至少一到两年的时间才能弥合。如果现金流长期处于低迷状态,那么坏账风险就将增加,特别是在运输,旅游和餐饮业。随着银行资产(以及因此导致的贷款组合)质量下降,此类债务将对金融机构构成重大威胁。

可幸的是,尽管政府的短期复苏措施减缓了长期改革的步伐,但此次疫情后的消费狂潮要比上次更具针对性,因此不太可能引发新的信贷泡沫。本轮一揽子刺激方案的其中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注重创新投资。政府以建设“新基础设施”的名义将资源从传统项目转移到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和电动汽车充电站上,令本年度的高科技制造和服务投资增加了近10%。

这表明我们应该有望看到对开放经济的持续承诺,特别是在金融服务领域。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已经认识到本国金融体系需要在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提高竞争力,并与西方机构和企业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最后,中国最近放弃国家增长目标的决定也是可喜的。这可以让地方政府不再忙于堆砌GDP数字,而是把精力集中在增加就业、改善生计,加强粮食和能源安全以及为中小型企业创造机会上。

相比当年遭遇1978年改革开放后第一个重大经济挑战的时候,中国已经额外积累了十年的经验。它变得更为成熟和耐心,也不那么热衷于追求短期收益,而是更多地投资于可以在长时期内为人们创造机会的地方。复苏或许会很慢,但它将沿着比上次更平顺也更安全的路径前进。

The Year Ahead 2021

原创文章,作者:金刻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yujin.cn/79
GAAS 2020回顾丨2021年全球宏观经济展望
« 上一篇 12-23
金刻羽:特朗普制裁中国四年,反而搞乱了美国,为什么?
下一篇 » 02-24
浙ICP备18026925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4000号